
沐浴着端午的阳光,我又独自踏上了到水土老街寻找童年记忆的行程。尽管我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但每一次水土之行,都有不同的感受澎湃内心…。沿着跃进桥场口进入水土老街,仿佛时光倒流,恍若隔世。

曾经川流不息、摩肩接踵的鸡市街,如今空空荡荡。

50年代的江北县政府办公大楼,黄叶遍地。

风雨飘零的国民党中央警卫暑。

百年人定寨, 城门高几丈?

人烟稀少的街上,一位中年妇女在昏暗的室内编织篾席。

小巷依旧,阳光依旧、生活依旧。

绿痕密布的小巷,一位妇女从童年走到了老年。

爬满青藤的老宅,布满了岁月的沧桑。

遥想当年生意兴隆的当铺,竟落得这般凋零凄楚的模样。

生产路上,电杆穿房而过,“创意”中带着几分惊险。

在水土街道老办公遗址,只有阳光陪伴着这口百年石缸。

悬挂着江北县水土日杂建材门市的杂货铺,依然在作最后的坚守。

立体黄葛树壁画。

寂寞清贫的黄葛树,顽强展示生命的毅力。

门洞外,正在演绎新区蝶变穿越的历史。

小巷深处,老者健步如飞。

原江北县人民会堂

经营20年以上的来香园

经营30年以上的小竹园。

经营近40年的邓老太婆大锅面

藏在老街小巷深处的幼儿园。

一缕阳光中生存的黄葛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