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动态
水土人文系列之:龙门桥传说




龙门桥是我家乡的一座普通的石桥。它凝重的气质美过轻浮的网红,硬朗的形象强过虚伪的顶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龙门桥是一座当之无愧的生命之桥,民生幸福之桥。

在我儿时记忆里,普普通通的龙门桥带给了我太多的想象,积淀了黑水滩河乡民沉重的历史,凝固了水复地区原乡风俗画卷。

龙门桥位于黑水滩河(现竹溪河)下游,长约200余米,连结水土街道和复兴街道。最早的石桥修建于何时,建桥者是谁均无从考证。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黑水滩河经常泛滥洪水,由于没有桥梁,沿河百姓出行非常困难。一条被南海苍龙打败的河妖一路逃到黑水滩河,经常昼伏夜出,对过往行人兴风作浪,残害生灵。附近一位身强力壮、武艺高强的年轻石匠得知河妖的孽行后,决定单枪匹马,为民除害。石匠精通石阵,在一个狂风暴雨的夜晚,石匠布好石阵,舞动巨大的铁锤与河妖展开了殊死搏斗。危急时分,恰逢南海观音云游至此,观音菩萨挥动拂尘,帮助石匠降伏了河妖。

随后,体力恢复的石匠与妻子带领众乡亲不分白天黑夜,叮叮咚咚凿石修桥,石桥快建成时,夫妻俩人先后病故。按照石匠的遗愿,乡亲们在龙门桥石崖下择址建起了两座坟墓,满足石匠夫妻死后守桥的遗愿。奇怪的是,两座坟建成后,坟头却从来不长杂草。有乡邻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看见有两头金色的雌雄狮子从石崖下奔向石桥守候。后来人们便将这两座坟墓叫做狮子坟。尽管是传说,但其中的美好寓意是不言而喻的。最早用糯米浆和当地红砂石修建的简陋石桥,就成为了当地群众往来水土、复兴的必经之路。据说,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有感于龙门桥跌宕起伏的传说故事,亲笔题写了“龙门桥”三个大字雕刻在龙门桥的石壁上。

这些道听途说的传说和故事,让我对古老的龙门桥充满了崇敬与膜拜。七十年代初期,我便经常随父亲过简陋的龙门桥赶复兴场,累了,坐在桥上石凳上小憩一会儿;渴了,来到桥边石壁下掬一捧山泉水解渴。有时赶场,还会在桥上听到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讲述龙门桥的种种传说故事。

听当地年逾古稀的老人讲,龙门石桥曾修建过两次。尽管如此,由于年久失修,遇到山洪暴发,也是险象环生,让过桥者胆颤心惊。即便从竹溪河深处赶到龙门桥过河赶场,也要多走四五公里的羊肠小道。世代居住竹溪河沿岸的村民为出行难编了一段心酸的民谣:

“家住竹溪河,

日子不快乐。

出门赶个场,

爬山磨破脚。

隔河喊山应,

半天要耽搁。

龙门桥又险,

今生莫奈何。”

2010年,水土高新园成立,龙门桥重获新生,2013年,一座崭新的现代大桥横空出世,飞驾于竹溪之上,龙门桥也成为了竹溪河之上的一道最美的风景符号。彻底改写了沿河村民翻山越岭,艰难跋涉的历史。以前水土到复兴,需要行走一个多小时,如今只需几分钟车程便可抵达。最让当地群众兴奋不已的是,龙门桥不再孤独,与之相邻的新龙湾大桥、白岩口大桥、竹溪河大桥、石堡大桥等多座桥梁凌驾于竹溪河之上,形成了五桥叠翠的人文景观。

前不久,我在龙门大桥桥头意外邂逅海外打拼多年的同学,他正伫立在桥上专心致志欣赏风景。他欣喜地告诉我,他准备回国定居了,也准备在竹溪河畔购买一套房子。我问他,“你以前不是发誓再也不回这个穷地方了吗?”他狡黠一笑,说,“竹溪河今非昔比呀!”他又问我,“网上宣传的竹溪河运动公园、百花公园、观瀑公园、草地公园和岩石公园在哪里?”我随即又指指点点客串起了导游。

偶然回眸,突然发现有人在龙门桥边的中科院重庆研究院大楼窗前看我们。我不禁有些哑然失笑,这一幕不正是卞之琳《断章》中的意境么: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综合部刘德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渝ICP备11006789号-1 Copyright LiangJiang ShuiTu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All Rights Reserved.
  • 渝公网安备 500109020004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