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水土新城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深学促实干,聚焦痛点难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有成效,“自选动作”有亮点、有特色,为民办实事取得良好效果。截至9月7日,共开展“为民办实事”34项,做到了件件实事关乎民生,办理结果充满温暖。
创新服务 办理市民“房产事”
新冠肺炎暴发,对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家住水土新城和泰家园小区的群众纷纷反映,由于疫情防控期间不允许人员聚集,他们无法出门领取不动产权证。没有不动产权证便无法让子女报名读书,抵押贷款等。面对群众的诉求,水土公司用地部创新提出上门送证的工作方案。该方案一经提出,便得到了街道和社区的认可。随后,用地部成立三个工作组,分片区分楼栋开展上门送证工作。本次上门发放不动产权证3501个,服务近万名征地拆迁群众,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修建医院 解决群众“看病事”
近年来,水土新城快速发展。随着众多落户企业的聚集和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群众对目前新城的医疗服务设施提出了意见。水土新城真诚听取群众呼声,在资金紧张、引进项目困难的情况下,加快新城医疗体系建设,多管齐下,解决群众看病难。一是完善现有区级、街道、社区三级医疗卫生设施,规划综合医院3座(其中九院在建);规划街道级卫生服务中心3处;每个社区结合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各布置配套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是规划建设一座占地面积88亩的三甲医院。
目前,总建筑面积101444平方米,总投资约6.5亿元的重庆市九院两江分院已启动建设。到2025年,市九院两江分院投用,力争市六院两江分院落地,形成具有水土特色的“综合医院+临床+研发”新模式。
纾困企业 破解入学“烦心事”
随着一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入驻水土新城,企业高管和职工子女就近入学优质学校便成了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尽管企业高管和职工子女并不符合当地公立学校招生条件,但水土新城的领导们迎难而上,通过艰苦卓绝的工作,确保了今年9月企业所申请的89 名职工子女入学难题。其中,51名学生进入西南大学附属中学,7 名学生就读江北中学,18名学生就读北碚城区知名小学,13名学生就近入读水土复兴片区公立小学。
海查档案 弥补收据“遗失事”
前不久,水土新城部分安置户反映遗失了定向商品房订金收据或定向商品房房款收据,为让群众顺利接房或及时申请契税退税事宜,水土公司财务部工作人员加班加点,从上千册会计档案中查找到与遗失收据对应的存根联,解决了群众燃眉之急。
开展联建 解决企业“繁杂事”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两江水土投资公司党委要求支部与非公党支部开展联建工作。公司下属各支部迅速行动起来,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走进企业了解困难。
公司二支部全体党员,利用中午时间深入走访了万国半导体、莱宝高科、诺奖(重庆)二维材料研究院等企业,深入了解企业需要园区解决的具体问题。支部对企业反映的公共交通出行、手续办理、供应链需求等10余个问题“照单全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公司分管领导责成支部形成清单,落实整改责任人,拟定整改措施和计划,逐步销号。
目前,水土新城正按照两江新区党工委的工作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高品质生活,紧扣新城发展目标,围绕办好“一老一小”、住房“一旧一危”、就业“一生一困”、交通“一堵一安”等“八个一”方面的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确保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综合部刘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