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产品与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可帮助我们快速检测自身身体状况,还能够帮助医生‘擦亮’眼睛,做出精准诊断。”两江新区最美巾帼奋斗者,重庆新赛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婵说,“这一行业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久而久之,面对大健康创新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这也是我深耕这一领域10余年的动力。”
2011年,孙婵硕士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学专业,一毕业便进入了一家体外诊断产品企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原材料研发,参与制备近20种生物活性原材料,并主导完成10余个IVD产品改进和优化。
“原材料研发只是体外检测产品上游生产的一个环节,其产品效果如何无从得知。后来感觉要让我的研究实现更大价值,更好地为人们健康服务,就必须转型从事产品生产研发。”孙婵在2014年加入新赛亚生物,开始从事体外检测产品的开发工作,带领团队完成从产品设计、研发、注册申报到上市等一系列环节。
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去实验室的路上,早上八九点一钻进实验室,经常都是天黑了才出来。十余年来,这已成为了孙婵工作的常态,工作忙起来的时候,经常只休息5个小时左右。
“有一次因为出差赶飞机,跟同事下午五点半走出实验室,难得见到了一次久违的夕阳。”孙婵回忆道,而她也笑称研发人员干的就是“从无到有”的发明,这都是一种工作常态。
正是有了孙婵及其团队的努力,截至目前,新赛亚生物已有近30个项目完成了研发及产品的注册、申报工作,取得注册证。同时,筹备建立了量子点磁微粒平台、分子诊断平台,并储备自身免疫、过敏、传染病、肿瘤等项目40余个。个人也荣获2018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重庆两江新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奖等重要奖项,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而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G抗体检测试剂盒、幽门螺杆菌(HP)分型检测试剂盒、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盒等产品的应运而生,更是守护了千万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
“我们开发幽门螺杆菌(HP)分型检测试剂盒,通过抽血检测,可做到15分钟出结果,不仅能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还能区分感染的幽门螺杆菌是强致癌型还是弱毒力型。”孙婵介绍。
据了解,这款产品从2014年左右开始研发,于2020年上市。在研发过程中,孙婵带领团队攻克了幽门螺杆菌精准识别分类、检测原材料制备等一系列难题,让检测试剂盒实现检测成本低、操作简单的效果,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全覆盖,可使患者早发现、早治疗。
同时,孙婵带领团队还在不断对产品进行升级,使其成为医生的“眼睛”,可以给医生一个提示,建议他们可以针对毒性强、风险高的一部分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家用检测试剂盒研发工作也在同步进行,有朝一日,大家就可以自己在家检测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的时候,孙婵主导并成功开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G抗体检测试剂盒,以每天1个阶段性成果、7天完成产品研制的速度一再刷新行业记录,经验证产品灵敏度95%以上,特异性99.5%以上,为缓解核酸检测的压力贡献力量。
老家河北的孙婵,完全适应重庆生活的同时,点赞了重庆的科研创新环境。
“在疫情期间检测试剂匮乏的时候,我们自己成功研发生产出检测试剂,这是重庆以及两江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科研创新能力的体现。”孙婵说,“无论重庆还是两江新区,科研创新环境、人才政策等方面力度都很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也很明显,加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资源互通、人才共享,也将会有更多科研创新成果涌现。”
在世界科技发展的进程中,从来不缺女性的身影,居里夫人、陈薇院士等,处处都彰显着巾帼力量。
“作为女性科研工作者,无论我们在哪个岗位都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承担起科研创新责任,担当创新驱动发展使命,勇攀高峰造福人类。”孙婵说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