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绿色工厂17家、国家级绿色园区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8月15日下午,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团来到两江新区水土新城,走进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京东方光电)和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下称华邦制药),探究了两江新区绿色工厂数量居全市第一背后的制造业“含绿量”。
▲2025年8月15日,两江新区水土新城,记者团走进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本文图片均由记者 李雨恒 摄
“我们坚持科技创新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绿色产品。”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子超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建立了环境、安全、能源、温室气体、有害物质等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还专门组建专业的环境管理团队,开展绿色低碳管理。
比如,在环境治理方面,工厂内环境治理设施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调节运行,排放指标优于行业一级标准,末端设立的环境在线自动监控设施,实现了政企环保数据互联互通;
在资源利用方面,公司建立了回收水处理系统,用于回收各工段的清洗用水,可节约新鲜水用量约2.6万吨/天,还对使用的有机溶剂进行蒸发提纯回收,每年减少约4000吨废有机溶剂排放;
在“双碳”管理方面,这家公司累计实施400余项节能项目,每年可减碳约2万吨。此外还利用厂区空地建设了屋面和车棚光伏,年均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每年可减碳约1万吨。
▲记者团在了解由京东方生产的折叠屏幕。
“在绿色产品开发和供应链管理方面,我们通过量化多款产品碳足迹,拉通供应链导入回收料和再生料,实现了14寸液晶显示器综合碳排放为零的目标。”刘子超透露,重庆京东方光电以“无废企业”创建引领企业“无废”技术创新,探索建立起“固体废物产生—厂内暂存—厂内出库—厂外运输—处置单位处置”全过程监管模式,实现固体废物减量5566吨/年,减少处置成本835万元/年。
中国日报科技主编苑庆攀表示,在他的印象中,电子科技类制造企业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沿海地区,没想到重庆就“藏着”这样一家处于行业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其“无废企业”背后的制造业“含绿量”更值得点赞。
成立已有31年的华邦制药,也将绿色环保理念深度融入药品生产的全链条中。
▲记者团走进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
“公司将绿色制造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现已构建起覆盖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废物处理、末端排放的全链条绿色发展体系。”华邦制药副总经理王曦介绍,作为绿色制造的起点,他们在原材料选择阶段就确立了“环保优先、源头控险”的原则,优先选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低污染的原材料,从源头上降低环境风险。与此同时,通过数字化平台构建物料采购追溯体系,实现了原材料从采购入库、到检验检测、从配料到生产使用的全程监管,确保每批物料均符合环保及质量标准要求。
▲记者团在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采访、调研。
华邦制药还通过合理布置厂区建筑设施,以1.04的容积率和41.31%的建筑密度实现厂区集约化用地;将一般工业固废交由资源回收公司回收利用,实现固废综合利用率100%;通过废水回收利用、余水回用等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废水处理回用率达63.18%;采取建设全流程数字化生产线和能源管理中心等方式,降低设备综合能耗和产品单位能耗。
“绿色工厂数量居全市第一,是我们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的不懈努力。”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紧抓绿色发展机遇,加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做好绿色工厂梯度培育,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以发展的“含绿量”赋能增长的“含金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